当气液两相流通过金属丝网除雾器时,丝网阻碍气流前进,使气流多次改变其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这些变化导致液滴与金属丝网碰撞惯性、重力沉降、直接拦截、静电吸引等。从而导致液滴聚集。由于液滴尺寸一般大于1um,且多为电中性,金属丝网除雾器的主要分离机理为惯性碰撞和直接拦截。
惯性碰撞是金属丝网除雾器的主要分离机理。当液滴以一定速度随气流垂直向导线方向移动时,气液两相流受阻,即需要改变移动方向绕过导线。由于惯性大,高密度的液滴不能及时随气流一起改变运动方向,而是继续直线运动,直到与丝网碰撞并被捕获,形成大液滴,然后从丝网上掉落分离。这种分离方式称为惯性碰撞分离。
金属丝网除雾器中的直接拦截是当气流中液滴的粒径较小时或风速较低时,液滴的惯性较小,当方向突然改变时,液滴无法脱离气流,而是与气流一起绕过丝网。然而,如果液滴和导线之间的距离足够小(液滴中心和导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液滴的半径),液滴会接触导线并被捕获。
丝径越小,分离效率越大,因为在气体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线径越小,液滴尺寸与线径的比值越大,直接拦截的分离效率越高。气速越低,丝径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越明显,因为气速越小,液滴尺寸越小,线径越小,能够捕获的小尺寸液滴越多,所以丝径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较小。
金属丝网除雾器填料层厚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随着丝网除雾器床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床层厚度越大,气流通过除沫器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气流中的液滴与丝网发生碰撞的概率也就越大,从而增加了分离效率。